■ 現(xiàn)場走訪
市場冷清導購偏向明顯
6月24日,記者來到位于廣渠路上的百安居雙井店,雖然有應對端午節(jié)的促銷,但客流顯然無法與兩公里外的紅星美凱龍東四環(huán)商場相提并論。
在地下一層的涂料區(qū),三四名銷售人員正圍聚在一起聊天,記者上前表示想選購墻漆,立刻有一名導購帶著記者去了立邦的貨架旁,并詢問了有關涂刷面積等情況,然后對一款三桶套裝禮盒進行了詳細介紹。當記者詢問該銷售人員屬于立邦廠家還是百安居的員工時,對方回答是立邦的駐店銷售。“除了立邦,你也負責賣多樂士、藍蔚和別的品牌的漆嗎?”“多樂士的銷售現(xiàn)在不在,我也能幫著賣。”
在潔具區(qū),當記者在一款箭牌馬桶旁選購時,一名銷售人員熱情地建議記者去看看法恩莎的產品。在法恩莎的攤位旁,一名自稱是負責該品牌銷售的導購介紹起馬桶、洗手盆、浴室柜組合,而當記者詢問“這么多的牌子,哪個性價比高”時,該導購表示“科勒、箭牌多用在工程,價格也偏貴,還是法恩莎比較適合自家使用”。當記者走到美標潔具攤位時,另一名導購繼續(xù)仔細詢問、講解。
類似情況在瓷磚、櫥柜區(qū)也同樣發(fā)生。據(jù)記者逛店時觀察,雖然百安居店內銷售人員都穿著統(tǒng)一的紫色工作服,但很多并非百安居員工,而是各品牌銷售代表。兩年多前所謂的無偏向導購如今看來已經(jīng)化為泡影。
■ 業(yè)內聲音
洋超市對國內需求把握不足
●湯鵬,東方瑞寰集團首席品牌官
外資建材超市有值得學習的地方,例如在空間管理、店內動線管理方面具有優(yōu)勢,但這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,即全球統(tǒng)一標準化的管理如果在中國市場無法及時調整的話,就可能陷入被動。
本土企業(yè)在為消費者提供設計、裝修的時候,會嚴格設計方案、施工流程并從顏色、生活習慣等方面考慮,洋超市在這方面對國內需求的應對存在差異。此外,外籍高層的運營成本也會比國內人士高很多,但洋超市虧損根本還在于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的把握不足。作為本土超市,我們希望跟外資超市一起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滿意的解決方案。
模式落后需開源節(jié)流
●張仁,中國建筑裝飾協(xié)會住宅裝飾裝修委員會秘書長
百安居這樣的外資超市普遍先將主材商招來壓低價格,產品拿進店里后再漲價,這種賺取差價的模式太落后了。市場在變化,一方面精裝修、保障房建材由開發(fā)商直接前往流通平臺或工廠對接采購,而不是去建材超市;另一方面,主材商也不再在超市內守株待兔,而是主動去跟家裝企業(yè)對接,消費者去家裝公司的體驗館內買材料,價格也往往比超市內更便宜。
此外,國內缺乏DIY裝修的土壤,百安居等超市雖然也擁有裝潢中心,但與具有十余年歷史的品牌家裝公司相比,在設計、管理、施工方面經(jīng)驗和專業(yè)性不足。